茶壽活動
俗話有講:“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?!币粋€行業過去、現在和未來的發展,我們如何斷定它的走勢?有一個簡單的邏輯,就是看它的過去。
十年前的養老機構,大多為福利性養老機構為主,他們的水平和服務都處于原生態模式。
由于沒有清楚的概念和規范,導致人們對養老機構產生的認知印象很差。認為把老人放到社會福利性養老機構,是不孝的行為。
而十年后的現在,國民素質的綜合提高,人們對養老的認知也開始產生了變化。
陳總近幾年走過的城市、拜訪過的客戶以及接觸過的養老事業從業者,已經很少會聽到,把父母送到養老機構是不孝行為等類似的聲音。當然也不排除還存在部分的人,會抗拒和批評這個問題。
02變化二:服務、管理體系變化
關于養老機構的服務、管理體系的變化,陳總提到了他的一個養老項目。從籌備到開院花的時間比現今多2-3年。因為當時養老機構的服務、管理體系基本是空白的,沒有可以參考的地方,可以說十年前養老事業的發展是摸著石頭過河。
當時還有個奇怪的現象,許多的地產商或者機構,會用“養老地產”這個概念去“圈地”,但都是不了了之。
現今的養老事業與十年前的變化之一,是養老服務模式的標準化、精細化以及人性化。
03變化三:政策建設變化
在相關的養老體系的建設規劃上,我們國家政府給予了很多支持與建議。
《“十三五”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》中明確提出了一個總目標,到2020年,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,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。及時應對、科學應對、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。
- 上一個:這五個政策熱點都是老年人需要關心的
- 下一個:老年人的身體衰老狀況有什么預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