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壽新聞
《三十而已》顧佳的爸爸脾氣有點倔,明明女兒生活條件很好,住在豪宅里,又有保姆伺候,住進去也就是多一雙筷子的問題,給他養老完全不是問題。
但顧爸爸堅決不去女兒家,認為女兒家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小家好。
顧佳不放心他一個人住,要求安裝監控,顧爸覺得被人監控,沒自由。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,他又覺得孤男寡女,很不方便,堅決要住進養老院里,一日三餐有專人管理,還有同齡人作伴,生活不亦樂乎。
國人總是不能理解,明明有兒有女,為什么還要去住養老院,這不是給兒女抹黑,讓他們丟臉嗎?有些老人,就算賴也要賴在兒女家,讓他們養老送終?;蛘吲畠悍浅P㈨?,無論如何也要讓父母住在自己家里。
這都是因為觀念一時無法轉變過來導致的。
然而時代變了,不麻煩別人,才是好的生活,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兒女。
他才是擰得清的那個老人。他不拒絕顧佳給他付養老院的費用,但堅決住進去,這就等同于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,省去了女兒擔憂的情況。
假如真的住進女兒家,后果會怎樣?
也許剛開始看似和諧,實則時間長了,翁婿之間的矛盾就出來了。許幻山看似對老丈人客客氣氣,對老婆也惟命是從,然而他骨子里的清高和叛逆,時間久了就會暴露出來,到時候,不是翁看不慣婿,就是婿看不慣翁。反而給顧佳的婚姻帶來麻煩。
電視劇中老人不少,除了顧爸爸,還有沈杰的爸爸。沈杰出事前,沈爸爸吃香喝辣,游山玩水,老年生活非常瀟灑快樂。
用顧爸爸的話說,他是過慣了富裕生活的人,突然遭遇這種大難,不得不逃到養老院來暫住,還要靠顧佳接濟,內心非常過意不去。
所以,沈爸爸的自尊心比較強,不好意思繼續給顧佳帶來負擔,寧愿選擇回老家投靠親戚。
老家的房子早就沒有了,可想而知,吃住都要麻煩親戚,寄人籬下的生活,又有多少幸福和舒暢可言,只有說不盡的痛苦和郁悶而已。
人到晚年,害怕的就是看別人的臉色生活,很多老人覺得與其忍受那種屈辱,還不如早一點閉眼算了。
沈爸爸所受的屈辱是預料之中,情理之內,只是他一定不會做傻事,因為他心中有所期待,等著兒子沈杰出來。
王漫妮的爺爺也是個可憐的老人,年輕的時候跟著小兒子一起生活,大兒子每個月發了工資都寄一半給他當生活費。然而這筆錢并沒有用在老人的身上,而是被漫妮的叔叔克扣了。
漫妮的叔叔嬸嬸每天只給老人吃剩菜剩飯,長期下去,導致營養不良,還要制造老人是病死的假象,好吞掉那筆錢。
幸好漫妮的父母趕到,才了解到真相。
人啊,千萬別以為多子多福,你沒有活到那一天,根本不知道哪個孩子才靠得住,你也不敢保證養兒就一定能防老。
人到老年才會明白,養老還是靠自己。
若一心將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,恐怕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
《金粉世家》里的金太太,養了七個兒女,年輕的時候享盡榮華富貴,也跟著丈夫金銓出過國見過世面,自身的出身又好。
這么一個有福氣的女人,誰能料到,晚年竟然這么孤獨,這份孤獨,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。
外人看起來,是啊,有七個兒女,還擔心沒人養老嗎?
然而事實上真的這樣嗎?并不是。
老大金鳳舉還有幾分孝心,提出愿意養老:“兒子養娘是一個問題,能供養不能供養娘,又是一個問題?!?/span>
金太太道:“這一層你不必顧慮,以為你們離開了我,人家就會責備你們不孝順。這個不成問題,是我不要你們養,并不是你們弟兄不養我?!?/span>
難道金太太真的不知道兒子媳婦們的心里想什么嗎?當然不是。
雖然大兒子說得好像很有孝心,但又能代表幾個真心,其他兒子媳婦又有幾個真心愿意養老。
金銓剛去世,四個兒子媳婦就開始明爭暗斗鬧分家,有的明著爭,有的暗里斗,歸根結底,難的還是作為家長的她,需要承受多少不為人知的壓力和怨恨。
現在說的好聽,兒子養老,愿意到哪個兒子家住一段時間就去住一段時間,住膩了再換一家。
看似很瀟灑,實則由兒子們輪著養老,猶如無家可歸的貓,沒有歸屬感,沒有依靠感。
看似每個兒子的家都是你的家,實際上哪一個都不是你的家。
這份無奈和孤獨,只有到了老年的人才會理解。
所以,善于洞察人心的金太太,堅決搬到西山別墅去獨自養老,誰也不依靠,哪個兒子家也不去打擾。
人到老年,靠自己養老的底氣,來源于金錢。
身上有錢,才有選擇權。
金太太將金銓的遺產分配完了以后,給自己留了一大筆錢,具體多少,書中并沒有說,但根據她的出身,她的嫁妝,以及這五十多年的收藏,各種昂貴的首飾,加上金銓的遺產,給她自個兒養老完全不成問題。
但顧爸爸堅決不去女兒家,認為女兒家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小家好。
顧佳不放心他一個人住,要求安裝監控,顧爸覺得被人監控,沒自由。請保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,他又覺得孤男寡女,很不方便,堅決要住進養老院里,一日三餐有專人管理,還有同齡人作伴,生活不亦樂乎。
國人總是不能理解,明明有兒有女,為什么還要去住養老院,這不是給兒女抹黑,讓他們丟臉嗎?有些老人,就算賴也要賴在兒女家,讓他們養老送終?;蛘吲畠悍浅P㈨?,無論如何也要讓父母住在自己家里。
這都是因為觀念一時無法轉變過來導致的。
然而時代變了,不麻煩別人,才是好的生活,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兒女。
他才是擰得清的那個老人。他不拒絕顧佳給他付養老院的費用,但堅決住進去,這就等同于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,省去了女兒擔憂的情況。
假如真的住進女兒家,后果會怎樣?
也許剛開始看似和諧,實則時間長了,翁婿之間的矛盾就出來了。許幻山看似對老丈人客客氣氣,對老婆也惟命是從,然而他骨子里的清高和叛逆,時間久了就會暴露出來,到時候,不是翁看不慣婿,就是婿看不慣翁。反而給顧佳的婚姻帶來麻煩。
電視劇中老人不少,除了顧爸爸,還有沈杰的爸爸。沈杰出事前,沈爸爸吃香喝辣,游山玩水,老年生活非常瀟灑快樂。
用顧爸爸的話說,他是過慣了富裕生活的人,突然遭遇這種大難,不得不逃到養老院來暫住,還要靠顧佳接濟,內心非常過意不去。
所以,沈爸爸的自尊心比較強,不好意思繼續給顧佳帶來負擔,寧愿選擇回老家投靠親戚。
老家的房子早就沒有了,可想而知,吃住都要麻煩親戚,寄人籬下的生活,又有多少幸福和舒暢可言,只有說不盡的痛苦和郁悶而已。
人到晚年,害怕的就是看別人的臉色生活,很多老人覺得與其忍受那種屈辱,還不如早一點閉眼算了。
沈爸爸所受的屈辱是預料之中,情理之內,只是他一定不會做傻事,因為他心中有所期待,等著兒子沈杰出來。
王漫妮的爺爺也是個可憐的老人,年輕的時候跟著小兒子一起生活,大兒子每個月發了工資都寄一半給他當生活費。然而這筆錢并沒有用在老人的身上,而是被漫妮的叔叔克扣了。
漫妮的叔叔嬸嬸每天只給老人吃剩菜剩飯,長期下去,導致營養不良,還要制造老人是病死的假象,好吞掉那筆錢。
幸好漫妮的父母趕到,才了解到真相。
人啊,千萬別以為多子多福,你沒有活到那一天,根本不知道哪個孩子才靠得住,你也不敢保證養兒就一定能防老。
人到老年才會明白,養老還是靠自己。
若一心將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,恐怕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
《金粉世家》里的金太太,養了七個兒女,年輕的時候享盡榮華富貴,也跟著丈夫金銓出過國見過世面,自身的出身又好。
這么一個有福氣的女人,誰能料到,晚年竟然這么孤獨,這份孤獨,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。
外人看起來,是啊,有七個兒女,還擔心沒人養老嗎?
然而事實上真的這樣嗎?并不是。
老大金鳳舉還有幾分孝心,提出愿意養老:“兒子養娘是一個問題,能供養不能供養娘,又是一個問題?!?/span>
金太太道:“這一層你不必顧慮,以為你們離開了我,人家就會責備你們不孝順。這個不成問題,是我不要你們養,并不是你們弟兄不養我?!?/span>
難道金太太真的不知道兒子媳婦們的心里想什么嗎?當然不是。
雖然大兒子說得好像很有孝心,但又能代表幾個真心,其他兒子媳婦又有幾個真心愿意養老。
金銓剛去世,四個兒子媳婦就開始明爭暗斗鬧分家,有的明著爭,有的暗里斗,歸根結底,難的還是作為家長的她,需要承受多少不為人知的壓力和怨恨。
現在說的好聽,兒子養老,愿意到哪個兒子家住一段時間就去住一段時間,住膩了再換一家。
看似很瀟灑,實則由兒子們輪著養老,猶如無家可歸的貓,沒有歸屬感,沒有依靠感。
看似每個兒子的家都是你的家,實際上哪一個都不是你的家。
這份無奈和孤獨,只有到了老年的人才會理解。
所以,善于洞察人心的金太太,堅決搬到西山別墅去獨自養老,誰也不依靠,哪個兒子家也不去打擾。
人到老年,靠自己養老的底氣,來源于金錢。
身上有錢,才有選擇權。
金太太將金銓的遺產分配完了以后,給自己留了一大筆錢,具體多少,書中并沒有說,但根據她的出身,她的嫁妝,以及這五十多年的收藏,各種昂貴的首飾,加上金銓的遺產,給她自個兒養老完全不成問題。
- 上一個:四個方面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
- 下一個:入住養老院需要考察什么呢?